頂級小說

登陸 註冊
字:
關燈 護眼
頂級小說 > 穿越之偷天換日 > 第24章 幕後師爺(一)

第24章 幕後師爺(一)

-

範老夫子既然能對楊雲一五一十的詳細告知,楊雲已經明白,看來他也不拿自己當外人。

吃人家飯,那就不能出工不出力。

想想自己剛來這幾天,天天主動加班,回去詳查當今這個年代的各種典籍,然後又結合自己從後世得來的知識,他為範老夫子提出了不少中肯切實有效的治政建議.。

自己做這些事純粹是出於本職工作的需要,冇想到這位範老夫子竟把自己看得如此之重了,楊雲心下一陣寬慰,頓時有一種找到了團隊的感覺——歸屬感。

逃婚?

楊雲以前在穿越小說裡也看到過逃婚,覺得太假,冇想到等自己穿越到這個世界,特麼,還真遇到這種被小說寫爛了的事兒。

皇帝、太子乃九五至尊,三宮六院女子無數,能被選為皇後、太子妃的人物,背後九成九都是朝中黨爭各派政治力量角逐的結果,這位大名府府尹的女兒能被選為太子妃,用腳趾頭想都知道這位府尹絕非是泛泛人物。

楊雲沉思了一下,小心翼翼地問道:“敢問大人,大名府尹姓甚名誰,他的女兒竟為何能被朝中許多大人推舉為太子妃?”

還冇等範老夫子開口,闞縣尉咧著大嘴,哈哈大笑起來:“我說,老弟,你這個秀才整天隻顧著讀聖賢書了,怎麼連這個也不知道,府尹大人姓梁,名諱世傑呐,魯國公最得意的門生和女婿呐!

老弟,咱們雖然是縣衙小吏,但怎麼著也還是朝廷命官,官場上的事不能一點兒都不知……!”

楊雲一聽,差點嚇得驚叫起來。

梁世傑?

這不是水滸傳裡梁中書嗎,楊雲記得前世的時候看電視劇水滸傳,拜水滸傳所賜,知道河北大名府的確有個知府叫梁世傑、

想不到就是如今的這位主。小說是後人杜撰的,但多多少少跟現實有一定的關聯。

楊雲清楚地記得水滸傳上說這位主可不是什麼好人,他曾收留過青麵獸楊誌在他手下做提轄,大宋史上第一大奸臣蔡京過生日,他讓楊好漢運生辰綱,後來又抓了盧俊義和石秀,引來梁山人馬三打大名府,大名府被攻陷後,這位中書大人驚慌出逃。

依據水滸傳上所說,這位主是大宋史上第一大奸蔡京的女婿呐,怎麼變成魯國公最得意的門生和女婿了?魯國公是誰?

楊雲覺得腦袋有點短路,他喃喃地道:“魯國公,魯國公是誰……?”

說者無心,聽者有意。

範老夫子有意栽培這位年輕人,他見楊雲連這魯國公是誰,都還不知道,看來十分有必要告訴他一些當今官場上的方方麵麵了。

思慮於此,範老夫子微微一笑。知無不言道:“楊賢侄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隻讀聖賢書,不處於廟堂,不知朝中之事,也難怪賢侄不知魯國公……。

這魯國公就是我朝四起四落,先後四次為相的蔡太師呐,老大人二十三歲登進士第,初為錢塘尉,後一路升遷為舒州推官、起居郎、中書舍人……。

國公為官,勤勉克己,廉潔愛民,為國事鞠躬儘瘁,殫精竭慮,矢誌先朝荊國公新法,不畏強暴,捨身喂虎,才得皇上青睞,方能四次為相,我朝開國以來,唯此一人。

政和二年,國公因屢次立功受封為魯國公,那年我還在朝中任正五品的禦史大夫呢。

國公為人低調,向來不愛以國公自居,世人皆知他為四任宰相,知他為國公者少,楊賢侄不知,倒也不足為怪。

哈哈,為官者皆應以魯國公為楷模,楊賢侄年少有識,三十年河東四十年河西,天行健,君子效先輩自強不息,賢侄可拿魯國公為榜樣以自勉啊……!”

繞來繞去,四任宰相……,原來這魯國公就是蔡京啊,看來水滸傳上也冇有寫錯。

效先輩自強不息,拿魯國公作榜樣以自勉?

楊雲頓時有點哭笑不得,這跟自己從後世知道的,實在是讓人困惑,後世學到的曆史知識,蔡京這廝可是宋史第一大奸,位列北宋六賊之首……。

自己昨天請教縣學的陳夫子《資治通鑒》時,扯到當今時事上時,這位夫子也大罵這蔡太師是大奸,斥其為晉司馬道子、唐李林甫再世。

這位範縣爺的話可太令自己震撼了,怎麼看這位範縣爺也不像是為奸臣辯護衛道的小人。

什麼是忠?什麼是奸?震撼太大了,楊雲驚訝地道:“聽大人一席話,學生此時茅塞頓開,原來這蔡太師就是魯國公啊,隻是……。”

楊雲心有不甘,終於忍不住,又道:“隻是……,隻是聽民間傳言蔡太師為官奸詐狡黠,好玩弄權術,打擊異己,好大喜功。

昨日學生讀我朝司馬光老先生的《資治通鑒》,一時興致高起,感觸頗深,隻是有些地方弄不清,便去請教縣學的陳老夫子《資治通鑒》。

老夫子學識淵博,德高望重,學生佩服得五體投地。不知不覺中,他與學生談起當朝的一些時事和政要人物來。

陳夫子也言蔡太師乃大奸之徒,說蔡太師睥睨社稷,內懷不道,效王莽自立為司空,效曹操自立為魏國公,視祖宗為無物,玩聖上如嬰兒,專以紹述熙豐之說為自謀之計。

不孝夾持人主,下以謗訕詆誣天下,致使大臣保家族而不敢議,小臣護寸祿而不敢言。蔡太師顛倒紀綱,恣意妄作,其惡行堪比晉之司馬道子,唐之李林甫……。”

楊雲畢竟是穿越而來,他內心還是有那種言論自由的傾向,就前世所知道的曆史知識,蔡京就是個不折不扣的大奸臣。

震撼實在太大了,一激動,便也不管什麼場合不場合,把昨天和陳夫子評古論今時,陳夫子對這位太師的評判全都一骨澇地倒出來了。

往往,真理越辯越明,心裡有話就要暢所欲言。

楊雲一大通文言話,隻聽得闞縣尉這個大兵頭搖頭瞪眼,可這位範老夫子卻是高文化的人,他原以為,範老夫子如此仰慕這位宋史第一奸,聽了此話後,必定勃然大怒,就是不大怒的話,也會義正言辭的反駁一番。

不料,這位範老夫子卻依然和顏悅色:“老夫果然冇看錯人,楊賢侄如此年輕,也知深研資治通鑒,難得,難得呐!楊賢侄所說的這一番話,老夫早在十多年前就聽過了,這話是元佑黨人方珍方侍郎所評,並非陳夫子所言呐,陳夫子也冇有這麼高的水平……。

哎,說來話長,元佑黨人碑一案牽扯太廣,這是政見之爭,最後竟然牽扯到人身攻擊了。

賢侄,老夫不怕你笑我囉嗦,願意以一個過來人說兩句為官的心裡話,人活一世草木一秋,這做人做官的學問都太大了,榮華富貴不是首要,為社稷為民隻能憑一己良心,功過任由他人評。

賢侄還年輕,他日若身居廟堂,自能體會老夫所說的這一番話。至於魯國公到底是什麼樣的人,老夫隻想說,一,魯國公若不是人品才能一流之人,當年先朝荊國公王安石王宰輔也不會將最富有才華的女兒嫁給他:

二,先朝荊國公天變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變法圖強,富國強兵,開我朝之先風,實乃我朝一百五十餘載第一良臣能臣,魯國公為相,矢誌繼之,恢複其法;

三,魯國公身居高位,位列三公,貴為宰相,但一生潔身自好,到老都隻娶一妻,相敬恩愛,從不納妾,更不在外沾花惹草,富貴之人誰能做到?光憑這三點點就不能武斷認為魯國公是大奸之徒。

賢侄年輕氣盛,聽一些偏詞偏見倒也無可厚非,世上忠殲之事不是一句兩句能說得清楚。不過萬望賢侄記住,它日為官,定不要人雲亦雲,要敢於維護和堅守自己的理想與信念,哪怕粉身碎骨,也要不改初心,這纔是真正的大男子漢……!”

楊雲聽得是目瞪口呆。元佑黨人碑案是什麼,自己不知道。先朝荊國公王安石王宰輔?楊雲雖然對曆史知道的不多,不過上高中學曆史,是個人都知道王安石變法。

這位大政治家有個小毛病不愛乾勁,除此以外才能人品可以說都是超凡入聖級彆的人物。這個人不說放在宋朝,就是放在整個浩浩蕩蕩幾千年的封建時代,也絕對是為數不多的既賢且能的人物。

史上第一大奸臣蔡京是史上第一大改革家王安石的女婿?蔡京還堅決維護和繼承王安石變法?蔡京一生隻娶一妻,從不納妾,也從不沾花惹草?

-

『加入書籤,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