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級小說

登陸 註冊
字:
關燈 護眼
頂級小說 > 穿越之偷天換日 > 第77章 人心易惑

第77章 人心易惑

-

據傳後周太祖郭威聖上未登龍位之前,落魄流落於街角,身無分文,雄誌難張,躲在落雨的瓦簷下,冷風苦雨,太祖貧病交加。

有女柴氏寄宿於客棧,臨窗目視,見之生憐,萌生出愛心,柴氏便搭救了太祖。

後來太祖與這位柴女相愛,兩人情深義重,結為賢伉儷。

此後太祖竟如變了一個人般,數年間橫掃**,蕩儘天下,最後貴為天子。

你道後周太祖一介貧賤寒微破落之人,財無半分,兵無半卒,為何數年間就能一統天下興千古帝王之業?

原來這位柴氏之女非是普通人家女兒,她是後唐莊宗皇上之嬪妃,後因宮變,莊宗被亂臣賊子叛變而殺,這位柴嬪妃見皇宮大亂,恐遭亂臣賊子玷汙,便化妝為一位又老又衰的老宮女。

叛變之人整肅宮苑,將後宮佳齡妙女或據為己有或賜給有功之臣,將年老色衰者統統打入死牢,準備將其全部斬殺處死。

柴嬪妃心眼活絡,假裝用一生在宮中操勞所獲得的全部積蓄買通相關獄卒和守將。受賄之人將她提出死牢趕出皇宮,這位柴嬪妃才因此逃出皇宮,從此隱姓埋名,輾轉流落於民間。

太祖遇造化之緣,有幸與這位柴嬪妃結為連理。

柴氏在後唐時,雖為嬪妃,卻深得莊宗皇上寵幸,知深宮大內秘事,對莊宗皇上藏於天下各處的秘庫財帛頗為清楚,還知莊宗皇上的寶庫也是積前朝多位皇帝的寶庫興建,資財甚豐。

柴氏嫁與太祖後,太祖貧寒無依,正是靠著柴氏所知的後唐財庫,得以巨財招兵買馬,而後一統天下。

若冇有柴皇後資助,太祖雖有英雄誌,但貧寒無積,怕是太祖也未必能成後來的帝王大業。

太祖感其恩,登大寶貴為天子後,柴氏早已是病逝於人世,然太祖依然隻立柴氏為皇後,三宮不納嬪妃一人,就連大寶帝位,後來也禪位給柴氏之侄柴榮。

如此大德之事,亙古未有。五代十國十數位皇帝秘藏金銀珠寶於天下各處,此事一直流傳於天下,信者甚多。

據傳我朝陳摶道士遊曆天下,廣知天下之事,自然也知五代十國時各朝皇帝藏寶之事。

我大宋朝太祖皇帝剛發跡時,曾率兵路經華山,太祖與陳摶道士相遇。

陳摶道士借與太祖對弈之際,向太祖皇帝告知華山一處藏寶,太祖皇帝得其財寶,而後擴兵備武,以得天下。

我朝皇帝太宗之時,又派心腹乾吏遍訪天下專尋陳摶老道,得陳摶道人居處後,親書詔書請入皇宮,太宗向道人問天下財寶,陳摶道人始終未透漏。

傳言皇家秘錄中曾詳載其事,當今徽宗天子也曾親閱過,對此事也確信無疑。

秘寶甚多,遠遠多於一般財富,一旦得之,富可敵國,若是被有不臣之心之人得此巨財,用以招兵買馬,招納三教九流,倒是的確可以攪動天下風雲。

摩尼教不惜一切風險,誌在於清明下河圖下落,怕是定是尋找這清明下河圖中標明的天下各處秘寶巨財的藏身之地……。”

被這麼一說,楊雲悚然一驚,如此看來,真真假假,假假真真,有時候真的說不清了,但是由此觀之,真不能對這清明上河圖、下河圖以及摩尼教掉以輕心。

這一支躲於暗處的力量,怕是不亞於十萬雄師。

猛然又想到了些什麼,楊雲果決地道:“大人,我朝摩尼教竟是何方妖孽,發跡於何處,竟有如此大能量。

大人,有了這封信,摩尼教謀反罪跡鐵證如山,我們何不向朝廷秘報摩尼教之事,然後建議朝廷先不打草驚蛇,先徹查清楚朝廷中哪些官員為摩尼教辦事,然後先一舉端掉這些內線,再圖剪出摩尼教,料想摩尼教也翻不出什麼大花……!”

聞聽楊雲建議,隻見範老夫子強忍心中一口鬱氣,頗為欣賞也頗無比悔恨地道:“賢侄謀略可嘉。摩尼教是何方妖孽,說來話長,想摩尼教端倪初發時,老夫曾身為監察禦史也有幸親身耳聞與目睹。

那時摩尼教脫胎於佛教,僅向一些普通百姓、小商小販弘揚佛理,導人向善向愛,那時也有朝廷官員上書,宗教慈事茲大,像這種摩尼教,易偽以奇說怪談,急易蠱惑人心,煽動民情,若是日後坐大,萬呼一喚,極易生出禍端,當嚴厲製止取締,滅跡於端倪初發之時。

哎,怪就怪那時老夫書生意氣過濃,對人性人慾惡的一麵,還認識的不夠深刻。

那時老夫見這摩尼教弘揚的都是真善美愛,曾反對不該取締這種教化民風的教派。

當時老夫還鼓動數位禦使聯名上書,反對取締這種弘揚真善美愛的教派,並說這種教派對教化社會風氣有益。

也正是在老夫和數名禦使的反對下,這摩尼教纔沒有被朝廷取締。想想,若不是老夫反對,這摩尼教早就從世間消失。

冇過多少年,後來這摩尼教日漸興盛壯大,一時富商巨賈,高官子弟也多有信仰這摩尼教的。

老夫有數次巡視各路,見這摩尼教漸漸勢大後,竟然斂商賈之財,不光如此,貌似還刻意吸納官員子弟入教,其學說越來越偏離本心,有時竟然還妄議朝政。

老夫決不能坐視不管,便隻好自打自臉,上書建言請求朝廷取締這摩尼教。

無奈這時摩尼教已經勢大了,朝中有不少官員子弟也深信這摩尼教了,有摩尼教信眾又賄賂朝中部分高官,有禦使彈劾老夫說當初支援摩尼教也是老夫,如今反對摩尼教的也是老夫,不知老夫安的是什麼心。

有不少官員竟然汙衊老夫,說摩尼教初期,老夫受過摩尼教好處,所以支援摩尼教,如今摩尼教發展壯大,與老夫漸行漸遠,說老夫對這摩尼教有怨憤之心,老夫彈劾摩尼教危害社稷為假,公器私用公報私仇為真。

甚至還有官員上奏,說摩尼教教化四方,導人向上向善,老夫卻建言朝廷取締禁止摩尼教,這是要聖上棄仁德而行殘暴之君之道,非聖明之君所為。

在一片下雪片般的反對聲中,老夫反倒成了品行不正之人,被眾口爍金。

皇上見朝中有不少官員言辭激烈,大斥取締摩尼教是行暴君之道,最後便也對摩尼教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再到最後也就不了了之。

官府從此對摩尼教也就不支援也不反對,任其自生自長。”

-

『加入書籤,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