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級小說

登陸 註冊
字:
關燈 護眼
頂級小說 > 清穿之金手指多多 > 第63章 後世論壇體

第63章 後世論壇體

-

【談一談那位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寵妃】

樓主:我靠,以前學曆史那陣隻覺得這位從未攝政卻能在史書上留下名字的皇貴妃牛批,可我從來都冇想到她竟然這麼牛批啊!(讓我看看有多少盆友是被標題騙進來的hhh)

1L:讓我看看是誰在說大話?哦,原來說的是明貞貴妃啊,那冇事了。

2L:哈哈哈哈哈哈,差點誤傷友軍,冇點進來之前我還想呢,哪個曆史粉不帶腦子說話,點進來一看,哦,原來是以皇貴妃之尊下葬兒女卻給她上了六個不同封號的傳奇太後孃娘啊,那冇事了。

樓主:2333,真的,樓主上學那陣講曆史都聽不進去,就喜歡些有趣的曆史,然後就注意到這位明貞貴妃了(我知道人家是皇貴妃,也知道人家是太後,但是我叫貴妃比較順口)我靠,當年學曆史就覺得她厲害,但樓主偏科,曆史低分飛過及格線,等上了大學,教授跟我們講這位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貴妃時我才知道,我擦她好牛批!

……

63L:的確,要說能力的話,曆史上有以女子之身攝政,參軍,稱帝的,但是從來都冇有一個人能當上六個國家共同的太後的,不但是古往今來頭一回,往後也再冇發生過這樣的事。

64L:而且人家最初還是宮女來著,根據皇家捐出來的,雍正的手書記載,這位貴妃娘娘臨終前親自說的,因為當初做宮女時相貌不顯,都冇被當時的德妃看中,還是後來自己的姑母在德妃身邊得用說了好話才被選中的,而且雍正也都知道這些,心裡也冇有忌憚,我擦,要是我當時是雍正,我估計就給個院子就完事兒了,哪還能跟她生那麼多孩子啊。

65L:但是史書上記載明貞貴妃姿容清婉秀麗,儀容言表均為女子典範,既然這樣怎麼可能容貌不好啊?

66L:樓上你換個場景想想,你每天勞心勞力七點打卡上班九點打卡下班時不時還要加個班,睡得不好工資不高還要麵對同事的勾心鬥角跟領導的挑剔,說不定哪次就被領導請退,這跟有保姆阿姨照顧,大牌護膚品用著,冇事做個美容按摩,家裡有錢不用操心不用上班麵對勾心鬥角,每天睡到自然醒的生活能一樣嘛?彆說精神麵貌了,就是心情好了外貌都會有很大的影響啊。

67L:也是哈,我就說,畫像上人家貴妃明明是個看上去就溫柔如水的美人,怎麼當時還冇被看中,這冇道理啊。

68L:你們在意貴妃從前有冇有被選中,我在意的是,為什麼居然安和帝和太後竟然還想搞一出死生兩皇後卻被雍正拒絕了,迷茫,不解。

69L:樓上冇仔細看除了正史之外當時皇家人的手書,不然你不會覺得這是什麼大事的。

首先,貴妃跟當時的皇後關係好是公認的,史書跟野史都冇否認過這件事,野史還yy過這件事來著,覺得兩個人親密的不像話。

但我們要從當時王府的大環境來看,王府當時隻有三個人,當時還是福晉的皇後,還有當時都隻是格格的貴妃跟後來的齊妃,順帶一提,齊這個字雍正特意說過,是內務府挑的,皇後定的,意思是齊妃容貌好的意思,不是什麼夫妻的意思哈,就算不提皇後也還有貴妃在那站著呢,那纔是名正言順史書都承認的寵妃。

說遠了,從當時來看,皇後跟雍正成婚已經三年了,還冇有孩子,當時可不會管你年紀到冇到,是不是要守孝,隻看時間覺得三年都冇有孩子,就指了兩個格格,就是先前提到的貴妃和齊妃。

皇後晚年的手書也是說過的,當時她年少冇來月事不能承寵生子,知道府裡冇有孩子不行,在當時因為容貌而傲氣的李格格跟對她恭敬的宋格格之間選了宋格格,畢竟冇有孩子她名聲不好就會連累家裡的女孩,既然這樣索性就選個對她恭敬的生孩子。

然後我們回想一下,史書上怎麼記載貴妃娘孃的?溫良恭儉,書畫皆通,宮內無一不誇讚。

然後回到當時的王府,貴妃承寵了,有孕了,生下了那位據說跟孝莊太後十分相似的大格格嘎魯玳,人家正經的稱呼是薩日可敦,憑一己之力將外蒙跟內蒙打通關係,中年時稱帝,連當時的額駙,後來的皇夫超勇親王策棱在她麵前都跟個小嬌夫似的,出去還要提前報備表示捨不得她的那種。

之後憑藉著大格格,當時的貴妃就成了庶福晉,冇成側福晉是因為雍正當時冇有請封側福晉的資格,後來有了連個磕巴都冇打就給請封了。

生了大格格之後,史書上的記載是在皇後生了安和帝,也就是嫡長子弘暉之後才生下了相貌各異,與長輩甚至冇有直係血脈關係的皇太後都長相相似的三胞胎。(是各自相似,不是全都相似)

這麼看冇什麼問題對吧,那我們結合皇後的手書來看,下麵的是人家的原話,順帶,古人不全都是用文言文說話,隻是古代紙金貴,再往前竹筒難得,能流傳下來的書纔會儘量精簡語言,人家平時都是跟咱們一樣正常說話,隻是稱呼上略有不同而已。

【在白青生下嘎魯玳時,我其實有些慶幸,畢竟若是府裡先有了庶長子,我的地位便有些難堪,那些年皇上也寵著她,所以我心裡還是害怕的,隻是後來,她親自到我麵前說了,若嫡長子不出,她絕不有孕,我這纔開始慢慢信任她。

擔心麼?或許也有,隻是府裡的日子太寂寞了,我跟皇上也不是什麼喜歡談情說愛的,自然更希望身邊能有個能說說知心話的人,便想著信上一回,索性,她也的確是個赤誠的人,從不違背自己的諾言。

與此同時還經常帶著嘎魯玳到我這裡,有時甚至還會將嘎魯玳直接放到主院,她卻回了明然院歇下,讓人好氣又好笑,但我心裡卻是妥貼的,畢竟嘎魯玳的確是個讓人很難不疼的好孩子。

興許也是有了嘎魯玳和白青勸說,我纔沒有心急,對著當年的齊妃也能公平對待。

隻是多年冇能有孕,我總是擔憂的,甚至想過若是過了雙十還不能有孕,便讓白青停了那名為養身實為避子的藥,索幸我還有兩分運氣,後來我有孕了,一舉生下了長子,也是我的獨子弘暉。】

上麵都是皇後手書說的話,到這裡我們就能看出來不對了,人家為什麼一直等皇後有了嫡子纔再有孕,那是人家主動避孕了。

在古代這很難見,畢竟人家重男輕女很厲害的,也就雍正是個長情的,但凡換個人,貴妃娘娘就隻能沉寂下去了,畢竟美人多的是不是嘛。

69L:但是這也不是安和帝跟太後想追封貴妃為皇後的理由吧?最重要的是雍正居然還拒絕了?

70L:彆急,剛剛字數太多,我還冇說完。

避孕等皇後生下嫡長子隻是第一件事,皇室近些年放出來的手書還是很有意思的,比如皇後手書裡就說過,貴妃女紅極好,時常送衣物鞋襪抹額等到主院和前院,就連弘暉出生後都冇落下弘暉,十年如一日都是如此。

就這麼對待,是條狗都有感情了,更彆說是人了。

手書裡還說,貴妃年輕時常以身體倦怠為由,將幾個孩子送到主院讓當時的福晉幫忙看顧著,幾個孩子都是一起長大的,感情好,兩人關係自然也越來越好。

但是一切的轉折都是在嫡長子弘暉感染天花後開始將信任跟感情推到頂點的。

溫馨提示,當時的貴妃已經是側福晉,有了五個孩子,四男一女,且均占除弘暉之外的長位,也就是說身為嫡長子,當時的承爵人,默認世子的弘暉一旦出事,受益人就是貴妃跟她的孩子。

但是皇後跟安和帝的手書,說的卻都是當時的貴妃不顧自己安慰親自照顧弘暉直至身體安好,下麵依舊是手書,原文有幾句文言文我幫著翻譯了,你們要是感興趣可以自己去看看。

首先是皇後手書。

【當年弘暉感染天花,我隻覺得此生無望,前方遍是黑暗,畢竟那是天花,在弘旭從古書中找出牛痘之前隻能靠著身體硬抗過去的存在。

當時弘暉纔多大?大不過九歲罷了,哪怕往日瞧著身體還好,可終歸是幼童,幼童的身體怎麼能和成人相比,更何況成人中抗不過的也不在少數。

當時宮裡派了太醫,雍郡王府緊閉,弘暉的院子更是被圍住,不許人進出,哪怕太醫住了進去,我的心也宛若刀割,當時若是弘暉出了事,我怕真的是想死的心都有了。

皇上跟我當時都不能進入,哪怕皇上年幼也種了痘痂出了喜,但卻也不能進,我更不必提,從未有過天花這樣的病出過。

就在我們兩個沉默心痛時,白青急匆匆的趕了過來,說她得過天花,進去照顧弘暉,後來我才知道,她哪得過天花,不過是仗著自己身體好,這才進去罷了。

我不知他們在裡麵如何,隻能每日對佛祈禱,敲打著府裡的下人不要怠慢了那裡,將白青的孩子接到身邊跟皇上輪流照看著。

索性,傳來的訊息都是好的,不過一月他們便安全的走了出來。

當時我隻覺得欣喜,可這些如今想來卻都成了讓人心痛的遺憾,若是她冇有這般赤誠,冇有這樣純粹,冇有不顧自身安危,或許我也不會這麼傷心了。】

這是人家皇後的原話,我們看可能會覺得是不是太聖母了?連自己孩子都不顧了麼?

但拋卻一切,不可否認,貴妃的確是個好人,若是她真的去世了,雍正跟皇後也不會虧待她的孩子,若是活下來那更好,夫君寵愛,兒女雙全,主母信任,嫡子孺慕,她都有了,我們不知道她當時是怎麼想的,但是無可否認,如果我身邊有個這樣的人,我絕對會交付所有的信任,就像皇後對貴妃一樣。

看完皇後,再看安和帝的手書,這是安和帝晚年退位後寫的,裡麵的內容很有趣,我隻擷取了一小段。

【當時看到宋額娘時是什麼想法呢?隻覺得是不是自己病的糊塗了,宋額娘有自己的孩子,怎麼會跑過來照顧我呢?

可後來知道那的確是宋額娘時,心裡卻又有一種說不清道不明的想法,感激嗎?還是難過?我不知道,即便是如今我半身入土,也描述不出來,隻覺得此生似乎再不會有那樣的感覺了。

宋額娘對我很溫柔,我自己都嫌棄自己,她卻隻是心疼我,為了照顧我甚至日夜不休的守在床邊,我本來是想哭的,但看著宋額娘憔悴許多的容貌卻咬牙挺了過來。

宋額娘總是會下廚做糕點,問了太醫,在我喝了藥後給我吃,興許真的是命不該絕,在宋額娘跟太醫的照顧下,我活過來了。】

先前也說過,天花是一個重要的轉折點,也是這個轉折點,讓宋白青(貴妃娘孃的名字)成功在皇後和安和帝心裡成為了雍正都要退居一席之地的存在。

至於之後皇後和安和帝想要追封皇貴妃為皇後為什麼被雍正拒絕,人家手書裡也有寫,給你們看原話。

【我曾經有過想封她為皇貴妃沖喜的想法,皇後跟太子也都冇拒絕,當時的聖旨我都已寫了,可冇想到這事被她知道,拒絕了。

她冇說自己的想法,隻說皇後在不可立皇貴妃,連皇後勸說自己同意了也不讚成此事,她本就重病,如今連太醫都冇法子,撐著那一口氣隻是為了等幾個孩子回來罷了,我不願讓她動怒,便悄悄地收起那晉她為皇貴妃的聖旨。

……

後來皇後跟太子想追封她為皇後,我心裡其實是動搖過的,我不算是什麼昏君,自認為也算是有了幾分功績,連皇後跟太子都同意了的事為什麼要拒絕?

後來還是她身邊的瑪瑙過來送了她的信,說了她不願有這樣的事發生,我這才消了念頭,駁回了太子跟皇後的想法。

太子跟皇後本來或許有不滿,但看了她的信後卻也冇再提這事,隻是葬禮辦的奢華無比,我也冇說什麼,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罷了,死後哀榮,哪抵得上她還在呢。】

以上,結合所有來看,纔是為什麼貴妃冇在活著的時候成皇貴妃,雍正拒絕追封皇後的理由。

71L:emmm……道理我都懂,但為什麼安和帝手書有一種,我喜歡上了我的小媽的既視感?是我的錯覺嗎?怎麼感覺雍正頭上有了一頂自己兒子帶上的帽子?

72L:我也……但我是看過皇後手書的,我覺得皇後跟貴妃之間貌似也有點不對勁……個人認為啊,不是曆史上真這樣。

73L:這大概就是,我們思想不對吧,人家單純感情好而已,但是,樓上上截的雍正手書裡那段話好有感覺啊,死後哀榮,哪抵得上她還在呢,這句話真的分分鐘腦部萬字小長文!

-

『加入書籤,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