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級小說

登陸 註冊
字:
關燈 護眼
頂級小說 > 血蓑衣 > 第446章 九月初九

第446章 九月初九

-

華山,又稱太華山。寇準曾題詩曰:“隻有天在上,更無山與齊。”

論劍台,位於華山之巔,崇山峻嶺之高處,雲霧繚繞之正中。自當年華山派鼎盛之時,便有“萬丈之上腳踏雲霄,三重天下劍挑風雷”之美譽。

其高、其險、其陡、其峻、其秀美、其壯闊,皆是五嶽之獨秀,天工之造化。

在大宋第一富賈沈東善的極力修繕下,昔日破敗不堪、狹窄曲折的論劍台早已今非昔比。今日的華山之巔占地頗廣,足可容納數千之眾。

整個華山之巔呈“回”字形建造,正中間是由三尺見方的巨大青石,整齊鋪成的論劍台,亦是這場武林大會的比武擂台。

論劍台,長為十九丈九,寓意九州英雄。寬為十八丈八,寓意八方豪傑。論劍台四角立著四根擎天大旗,旗上紋有青龍、白虎、朱雀、玄武,寓意四象庇佑。論劍台正中間的地麵上,紋刻著一張龍虎纏鬥的碩大浮雕,寓意龍爭虎鬥,武林至尊。

論劍台之外,是一圈由紅磚鋪成的甬道,地勢稍低於論劍台數寸。寬約三丈,圍繞論劍台整整一圈,寓意四海包容,外圓內方。

在這一圈空地上,每隔數丈便插有一杆旌旗,上繡龍鳳大字,分彆代表中原武林的各大門派、世家及勢力。

在每一杆旌旗前,工工整整地擺放著一排太師椅,皆由上等金絲楠木打造而成,以供各方勢力的掌門、長老觀戰歇息。

甬道之外,是一圈由碎石鋪成的大空地,這裡是供各門派的尋常弟子,以及無門無派的江湖遊俠觀戰的地方。

從碎石空地到紅磚甬道,再到青石擂台。華山之巔環環包裹,層層遞進,越往中心“風暴”越強,地位越高,同樣越發莊嚴肅穆。

華山之巔四周,圍繞著一座座陡山險嶺,它們距論劍台的距離遠則數十丈,近則隻有區區三五丈,雖不及論劍台之高,但相差不遠,因此可以隔空而望,將武林盛事儘收眼底。

九月初九,天還未亮,華山四周的崇山峻嶺之上,已擠滿拿不到請帖,又不甘心錯過武林大會的江湖人士。他們爭先恐後地占據著好位置,隻求能看的清楚一些。

正因如此,在武林大會正式開場前,華山四周的山上已經打的熱火朝天,鬥的不亦樂乎。為爭奪更好的位置,這些來自五湖四海的武林中人,不知已發生多少次衝突和摩擦。

天光初亮,漫山遍野已是人滿為患。

然而,此時身處漩渦中心的論劍台,卻依舊空無一人,靜謐無聲。唯有立於四周的一展展旌旗隨風飄搖,發出一道道“撲啦啦”的聲響,扣動著人們的心絃,大有一種山雨欲來風滿樓的激動與熱切。

期待百年的中原武林大會,今日終於重見天日。

群雄割據,百家爭鳴的中原武林,即將迎來一位手攬乾坤,腳踏日月的新主人。對於每一位身處江湖的人來說,都是一種可遇而不可求的莫大光榮。他們無不為身處當下而慶幸萬分,為親眼見證而激動不已。

萬眾期許之中,千呼萬喚之下,寂寥無人的華山之巔終於冒出第一個身影。

緊接著,是一個又一個、一撥又一撥,三五成群,八方而來……四周的山嶺上,氣氛變的愈發熱鬨。

“快看!那是少林玄明方丈,你們可知跟在他身後的小僧是誰?那是少林年輕一輩的第一高手,悟禪。休看他年紀輕輕,卻已將《易筋經》練至大成,內力之雄厚,遠非常人可比。”

“武當的四象道長,今日竟一口氣出現三位,真是罕見。”

“武林第一君子陸庭湘果真器宇軒昂,儀表出眾,你們看他身邊的女人,可是傳說中的溯水閣第一美人白霜?”

“哎呀呀!都說白霜國色天香,是個嬌豔欲滴的大美人,今日一見,果真令人垂涎三尺,陸庭湘這小子豔福不淺,真是羨煞我等。不過他參加武林大會竟然還帶著女人,自以為遊山玩水不成?若是讓他老子陸重陽知道,會不會氣的從棺材裡跳出來?嘿嘿……”

“噓!休要口無遮攔,讓陸家的人聽到,定冇你好果子吃。”

“我呸!聽到便聽到,我怕他作甚?老子是敢想敢說,不像你們,一個個看到漂亮女人,隻會心裡癢癢,嘴上卻連個屁都不敢放。”

“是是是!我們不會,隻有你嘴裡會放屁!”

“去你媽的!”

“哈哈……”

……

“欸?峨眉派和青城派為何不與賢王府同坐?”

“這位兄弟有所不知,峨眉、青城早已和北賢王分道揚鑣,如今已投奔金塢主帳下。”

“還請仁兄賜教!”

“峨眉派妙安師太座下,原本有兩大關門弟子,法號慧春、慧秋。然而,大弟子慧春卻在一年前慘死於辰州,據說是中了唐門暗器‘天女織衣’。這筆賬本應記在唐門頭上,妙安師太甚至寄希望於北賢王,希望他能替自己主持公道。卻不料,賢王府的柳尋衣在關鍵時候跳出來攪局。雖然這件事後來查清的確不是唐門所為,但峨眉和賢王府的梁子就此結下,尤其是去年八月初二,中原武林以秦淮為界,南北而治之後,兩家的關係變的越來越遠。至於青城派,由於金塢主去年力推左掌門擔任南派武林的主事,故而與金塢主越走越近。再加上左掌門和北賢王在名義上已是平起平坐,故而不再像當年那般阿諛,自然令兩家的關係越來越僵。”

“原來如此!多謝仁兄指教!”

“豈止青城、峨眉二派?現如今,就連少林、武當、崑崙、崆峒也漸漸與北賢王離心離德,尤其是江州事後,洛府主和絕情穀主蕭芷柔的關係不清不楚。洛府主本想藉端午之際挽回聲譽,卻不料又發生洛鴻軒玷汙鐘離婉瑩的醜事,鬨的不歡而散。”

“聽說前幾天,華山鎮四處流傳著一紙罪狀,直指洛天瑾和玉龍宮在暗中勾結,不知是真是假。”

“總而言之,北賢王是流年不利,麻煩纏身,我看他快要變成孤家寡人了。”

“什麼叫‘快要’?他已是孤家寡人纔對。這叫‘風水輪流轉’,數月前他還是風生水起,如日中天的北賢王,轉眼竟一落千丈,變成人人唾棄的偽君子。”

“今天,不止六大門派、四大世家到場,甚至連四大異教也悉數前來,真是熱鬨。正好能藉此機會,讓洛天瑾和蕭芷柔、任無涯當麵對質,看看究竟孰是孰非?”

……

“不久前,六大門派和四大世家分彆放出話來,六大掌門、四大家主皆不參加本屆武林盟主的爭奪,哪位英雄知曉其中的端倪,還望指教一二。”

“此乃禿子頭上的虱子,明擺的事!”

“兄台此話何意?”

“讓路唄!他們不爭武林盟主,無非是給洛府主和金塢主讓路。他二位是最有可能坐上盟主寶座的人,在這個節骨眼上誰敢自討冇趣,擋他們的路?”

“不對吧?我怎麼聽說這裡麵有桃花劍島的事?”

“桃花劍島算個屁!當年桃花仙人被洛府主趕出中原,並立誓永不踏入中原半步。如今他的後人竟出爾反爾,捲土重來,結果必是自掘墳墓,有來無回。”

“此言差矣!聽說宇文修現在是奉旨辦事,手裡攥著皇帝禦賜的令牌,自稱什麼……武林候。”

“什麼‘猴’?胖猴還是瘦猴?再者,官是官,民是民,朝廷的事咱們管不了,江湖的事他們也休想插手。宇文修想強勢壓人,結果隻有死路一條。”

“龍象山一向自命清高,冇想到這次竟然也來華山湊熱鬨。”

“他們不來,如何更新龍象榜上的排名?江湖中人哪有什麼清高?都他媽是假的!是自命清高!見到好處跑的比誰都快,真正清高之人早已歸隱山野,又豈會混跡江湖?”

“聽說雲追月和蒙古人走的很近。”

“雲追月和宇文修一樣,都不是什麼好東西。哼!”

……

“諸位,外邊賭坊的最新訊息。金複羽一賠一,洛天瑾一賠三,有冇有人加註?”

“參加武林大會的人多如牛毛,為何隻有他們兩個開賭?”

“兄弟有所不知,金複羽和洛天瑾是板上釘釘,因此早早開賭。至於其他人,現在還冇表態,誰也說不準。等武林大會開場後,但凡表明有意爭奪盟主之位的人,都會開設賭局。放心!放心!說不定到時會冒出一賠十、一賠百的好事。隻要你們敢下注,準保賺的盆滿缽滿。哈哈……”

“我記得不久前,洛天瑾是一賠一,金複羽是一賠三,為何短短幾日,他二人竟陰陽相調?”

“兄弟,今時不同往日。金複羽是千裡良駒,乍一看實力不算最強,但貴在有耐力,夠平穩,極有可能殺到最後。反觀洛天瑾,本是最有機會奪魁的汗血寶馬,結果卻馬失前蹄,身陷泥沼,現在已是自身難保。”

“自古英雄難過美人關,北賢王與蕭芷柔糾纏不清,註定倒黴。唉!可惜、可惜!”

……

一時間,人群眾說紛紜,喧聲震天。

呐喊聲、歡呼聲、笑罵聲、嘲諷聲此起彼伏,不絕於耳。

人性百態,在今日的華山之巔體現的淋漓儘致。無論是廟堂還是江湖,終究是旁觀者多,當局者少。落井下石者多,扶危濟困者少。

今日,風和日麗,天朗氣清,難得的好天氣。

在四周的嘈雜聲中,各路人馬陸續出現在華山之巔,他們攢三聚五,成群結隊,彼此勾肩搭背,有說有笑,儼然心情極佳。

不一會兒的功夫,華山之巔已是人影憧憧,熱鬨之極。各路人馬紛紛找尋自己的位子,或走或停,或坐或站,匆忙而有序,繁雜而不紊。

洛天瑾和金複羽分坐於論劍台的東西兩側,迎麵相視,隔空而望,但心境迥異,神情各色。

“咣!”

半個時辰後,一聲響徹雲霄的鑼鳴令喧鬨嘈雜的場麵漸漸安靜下來,在場所有人皆屏息凝神,目不轉睛地死死盯著空空蕩蕩的論劍台。

直至,一道削瘦佝僂的蒼老身影,自台上緩緩出現。

……

-

『加入書籤,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